要闻简报
 
“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工作组会议成功召开

2023年7月1日晚上八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工作组会议在济南绿地美利亚酒店三楼会议室和线上腾讯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简称“教标委”)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承办。与会单位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年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悦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蓝色畅想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等,线上线下共50多位专家共同探讨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的研制。

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E-learning团队负责人申丽萍副教授主持。会议共有三个议程:工作组召集人、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研究员宣布“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工作组成立;五个标准的第一起草人上海交通大学申丽萍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分别介绍“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内容和修改情况;新华三数字教育解决方案部部长王龙飞分享了新华三大模型案例。

图片1.jpg

会议议程一:回顾前期工作&宣布工作组成立

工作组召集人、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研究员首先回顾了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研制的相关前期工作。例如,2023年3月18日召开的“ChatGPT教育应用与人工智能标准研制”学术沙龙,同年5月31日召开的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研讨会。吴永和研究员还特别介绍了《关于成立“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工作组、邀请起草人和起草单位的通知》、《关于商请共同研制<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的函》两个文件和标准起草程序,宣布“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工作组成立。最后,吴永和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意义与研究过程,国内外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全景,以及标准体系及建设方案。

图片2.png

会议议程二:“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介绍与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申丽萍副教授介绍了“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的第二轮意见征集情况。目前,“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包括《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1部分:标准体系框架》《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2部分:模型框架》《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3部分:数据规范》《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4部分:评测规范》《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5部分:教学应用要求》)收到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山东悦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第四范式技术有限公司、年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修改意见共200余条。申丽萍副教授还介绍了《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2部分:模型框架》和《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4部分:评测规范》的主要内容,对高校和企业提供的宝贵修改建议表示感谢并进行了简要回应。最后,她还提出需要建立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评测框架,特别是需要兼顾评测指标和评测维度,建立高质量、动态更新的评测数据集。

图片4.png

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研究员依据各专家提出的反馈意见,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1部分:标准体系框架》和《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3部分:数据规范》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在标准体系框架层面,如何将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各部分标准相互联系,并保证各自的独立性和一致性值得深思。同时吴永和研究员强调学习过程性数据、多模态数据和知识类数据等多类型数据的汇聚与支持的重要性。

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针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5部分:教学应用要求》的专家反馈意见,特别是技术性的意见展开了说明,包括师生教学活动如何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基本原则、教师如何做合理的评估以及学生应该如何去等层面。李青教授还提到,有关伦理和安全的标准制定也是我们未来想要开展的工作之一。

会议议程三:新华三大模型案例介绍

新华三数字教育解决方案部部长王龙飞对AIGC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享。王龙飞基于AIGC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首先对新华三的百叶、灵溪、林瑟的大模型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从高校AIGC建设必要性、高校AIGC应用场景以及H3C AIGC解决方案这三个方面开展详细介绍。在教育层面,AIGC将持续深化数字化教育改革,可以从老师助手和学生助手两个层面建设AIGC场景。

针对生成式AI大模型的落地,新华三提供了推理、微调和训练三种思路,从大规模推理和集成、基础大模型微调和客户训练数据来实现场景智能化。新华三提到,基于私域大模型的生成式AI创新中心有全新的能力诉求,而正在研发的百业灵犀大模型能力集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新华三的生成式AI能力集从数据平台、资源平台、AIGC服务平台着手,全面助力用户AIGC端到端落地。总的来说,新华三的AI助手和代码生成服务,能够通过自然语言进行对话和辅助研发,有效提升效率。

图片5.png

最后吴永和研究员发布了一个好消息,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标准团体标准将于7月8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为“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团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国信标委运行管理部主任余云涛希望各位专家能积极参与推动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建设,并表示了对本次系列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


友情链接 Links

秘书处地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联系人:郑莉

联系电话:139013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