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会WG3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视睿科技、科大讯飞、中教科、畅学AI、鸿合科技等单位的20位代表参会。会议由WG3召集人吴永和教授主持。
会议分为工作组在研项目情况汇报及研讨、工作组新提案标准介绍及研讨、2025年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四个阶段。
会议开始,按惯例,与会者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WG3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会议第一阶段,各标准研制小组按议程顺序汇报了各项在研标准的进展情况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郁晓华副教授介绍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计算思维发展评价标准框架》标准的研究进度及团标发布阶段遇到的需要标委会协助的事项;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战杰老师介绍了《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的研制进展;北京邮电大学的李青教授介绍了《虚拟数字人教育应用系列标准》的研制情况。
在华中师大刘博文老师介绍完《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第12部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在研标准情况后,与会专家就该标准展开了深入讨论,包括人工智能思维的相关问题、人工智能伦理能否涵盖2及维度中的内容、人工智能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标准内容是否要分学段、人工智能素养与数字素养之间的差异等等。
会议第二阶段是新提案标准的介绍及研讨,分别是上海开放大学的白庆春老师代肖君教授就《教育智能体信息模型》提案进行了汇报,该提案已联合大模型头部厂商进行了研讨,下一步计划将尽快制定出草案,向标委会进行标准提案; 北京邮电大学的李青教授介绍了《教育数字人 学生》新提案的草案,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和修订草案;在两个新提案标准介绍后,与会专家就新提案的标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时间关系,吴永和教授建议后续可开展专题会议进行专项研讨。
最后阶段,与会专家讨论了WG3工作组2025年后续工作计划和安排,工作组预计将在6月、9月、12月开展本年度的工作会议。
会议部分图片:
图1 WG3工作组2025第一次工作会议线上合影
图2 刘博文作《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汇报
图3 白庆春作新提案汇报
图4 李青作新提案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