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简报
 
WG3 工作组 2025 年第二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5 年 6 月 11 日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会 WG3 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等高校,以及视睿科技、科大讯飞、畅学 AI 等企业的 12 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由 WG3 召集人吴永和教授主持,围绕在研项目进展、标准研制研讨及下半年工作规划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各标准研制小组依次汇报在研标准的最新进展与后续计划。华东师范大学郁晓华副教授负责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计算思维发展评价标准框架》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于今年 12 月底结项,并计划向国家标准发起申请,旨在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计算思维发展评价提供科学、规范的标准指引。同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战杰老师负责的《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也将在今年 12 月前完成团体标准报批工作,并同步提交项目结项材料,该规范的制定将有力推动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建设的标准化进程。此外,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负责的《虚拟数字人教育应用系列标准》,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刘博文老师负责的《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第 12 部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均计划在今年 12 月前提交国家标准立项申请。

在会议第二阶段,与会专家围绕各项在研标准展开热烈研讨。针对《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专家建议将二级维度优化整合,提炼成“意识与态度”、“思维与能力”、“应用与创新”等一级维度。在听取《教育数字人 学生》、《教育数字人 产品质量评价指标》的修订情况汇报后,专家们指出,应提取数字人系列标准中的共性内容,构建一个总体性框架标准,以此提升标准体系的系统性与协同性。研讨过程中,专家们还就数字人、数字智能体的概念界定与区分展开深度探讨,为后续相关标准的精准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会议尾声,与会专家共同规划 WG3 工作组 2025 年下半年工作。除按计划召开工作组会议及专题研讨会外,工作组还拟参与由上海开放大学主办的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前的教育智能体预热论坛,借此平台展示研究成果、加强行业交流。同时,针对如何扩大工作组及标委会研制成果的影响力,专家们展开头脑风暴,提出多元创新策略。不仅要在标委会内部加强成果宣传,还计划借助行业大会、教育装备展等专业展会,联合教育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与企业,通过多平台联动、多形式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宣发标准研制成果,持续提升标委会的行业影响力与标准成果的社会认可度。

会议部分照片:

 

图片2.png

图1  WG3工作组2025年第二次工作会议集体照

图片3.png

图2  刘博文、吴永和等专家汇报《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标准草案

图片4.png

图3  李青专家委员汇报《教育数字人》系列标准

友情链接 Links

秘书处地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联系人:郑莉

联系电话:13901352426